趣味成语歇后语绘画教案,让传统文化妙趣横生
教学目标
- 让学生深入了解成语和歇后语的含义、来源及特点。
- 通过绘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其艺术表现力。
-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理解常见成语和歇后语的意义。
- 掌握运用绘画表现成语和歇后语的方法。
- 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用独特的绘画视角诠释成语和歇后语的内涵。
- 使绘画作品准确传达成语和歇后语的寓意。
- 同学们,今天老师先给大家出几个有趣的谜题🧐。“一把刀,顺水漂,有眼睛,没眉毛。”打一动物。(谜底:鱼)
- 像这样通过一些巧妙的语言来暗示谜底的形式,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还有很多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绘画来表现成语和歇后语,感受它们独特的魅力😃。
- 成语
- 讲解成语的定义:成语是汉语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具有简洁精辟、寓意深刻等特点。
- 举例说明一些常见成语的来源,叶公好龙”这个成语,讲的是叶公非常喜欢龙,结果真龙出现时他却吓得要死,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 歇后语
- 介绍歇后语的概念: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用“外甥打灯笼”这个行为,巧妙地引出“照旧”的意思,因为“舅”和“旧”谐音。
- 以“守株待兔”这个成语为例🎨
- 先在画面中心画一个农夫靠在大树旁,脸上带着期待的表情😃。
- 在大树的一侧画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
- 然后在画面的空白处写上“守株待兔”这四个字,并简单解释一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 再以“芝麻开花——节节高”这个歇后语为例🖌️
- 画一根长长的芝麻秆,芝麻秆上开满了芝麻花🌸。
- 从下往上,芝麻花一朵比一朵高,体现出“节节高”的寓意。
- 在旁边写上这句歇后语,并说明它常用来形容人们的生活、事业等越来越好。
-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 - 5 人。
- 每个小组从老师提供的成语和歇后语清单中选择一个进行绘画创作🎯
清单:画蛇添足、亡羊补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等。
- 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构思画面,有的负责绘画,有的负责文字说明等。
- 老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建议和帮助,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想象力💪。
-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讲解作品所表现的成语或歇后语的含义🧐。
- 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评价,从画面的创意、绘画技巧、对成语和歇后语的理解等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
- 老师最后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们的努力和创意,指出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 让学生课后收集更多的成语和歇后语,并创作绘画作品,制作成一本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画册📔。
- 在班级文化墙上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进一步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小组合作法、启发式教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