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ntdf.net

歇后语中的迁怒之貌

歇后语中的迁怒之貌摘要: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众多的歇后语中,有一类是形容人的情绪和行为...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众多的歇后语中,有一类是形容人的情绪和行为的,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瞎子点灯——白费蜡”等等,我们要来说说另一个有意思的歇后语:瞎子打灯笼——白费蜡(啦)。

这个歇后语的表面意思是瞎子打灯笼是为了照亮路,但是因为他看不见,所以打灯笼也是白费力气,这个歇后语还有一个引申义,就是形容一个人做了无用功,或者是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就像瞎子打灯笼一样,比如说,你在考试的时候偷看同桌的答案,结果被老师发现了,老师就会说:“你这是瞎子打灯笼——白费蜡(啦),自己不好好学习,还想作弊,真是自不量力!”

除了“瞎子打灯笼——白费蜡(啦)”,还有一个形容迁怒的歇后语: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个歇后语的意思是狗本来是不抓老鼠的,但是它看到老鼠就去抓,结果反而把老鼠吓跑了,这个歇后语用来形容一个人不该管的事情去管,结果反而把事情弄糟了,比如说,你看到邻居家的孩子在哭,你去问他怎么了,他告诉你他的玩具坏了,你就帮他修玩具,但是你不会修,结果把玩具修得更坏了,这时候邻居就会说:“你这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我自己会修的,你帮倒忙了!”

歇后语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语言形式,它通过简洁、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道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歇后语,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和传统,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