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十足的五个著名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以下就为大家介绍五个著名的歇后语😃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孔夫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家中藏书众多,所以说孔夫子搬家,搬的大多是书籍📚 这里巧妙地利用“书”和“输”的谐音,用来形容总是失败,做事不顺,比如在一场比赛中,如果一方连续失利,就可以说他们是“孔夫子搬家——净是输”。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外甥与舅舅有特定的亲属关系,当外甥打着灯笼时,其作用是照亮前行的路,而“照”与“舅”同音,所以外甥打灯笼这个行为就被赋予了“照旧(舅)”的含义,表示和原来一样,没有变化,一项工作一直按照老方法进行,没有创新,就可以说“外甥打灯笼——照旧”。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梁山泊是《水浒传》中众多英雄好汉聚集的地方,而吴用是梁山泊的军师,足智多谋,但这里说他“无(吴)用”,是一种诙谐的说法,实际上是利用“吴”和“无”的谐音,表达某个人或事物没有起到实际作用,是个调侃意味很浓的歇后语,比如一个计划看似完美,实施起来却达不到预期效果,就可以说这个计划“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四月的时候,天气逐渐转暖,冰河开始解冻🧊 这里用“冻”和“动”的谐音,形象地表示某个停滞的状态开始有了进展、开始活动起来,比如在一个项目一直处于停滞阶段后,终于有了新的举措推动它前进,就可以说“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当我们隔着门缝吹喇叭时,喇叭的声音会通过门缝传播出去,传得很远,这就如同一个人的名声传播得很广,这里利用“鸣”和“名”的谐音,生动地说明一个人在外面很有名气,比如某位明星在娱乐圈非常受欢迎,大家都知道他,就可以说他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这五个著名的歇后语不仅充满了趣味,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让人在使用和品味中感受到汉语的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