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卸磨杀驴”作为歇后语的后一部分,其前一部分则有很多说法,较为常见的有“老虎戴念珠”“老太婆开了口”“好心当了驴肝肺”等,以下是几个包含“卸磨杀驴”的歇后语:
- 驴子拉磨牛耕田——各走各的路;各干各的活
- 磨道的驴——听喝的货
- 卸磨杀驴——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 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网;送死;没安好心;找错了门
- 挨打的狗去咬鸡——拿别人出气
歇后语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语言形式和文化遗产,它生动形象、幽默风趣,能够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和记忆语言知识,歇后语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生活经验,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让我们一起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文化,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