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橘北枳—环境对事物的深刻影响
“南橘北枳”这句成语大家都不陌生😃,它背后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战国时期,晏子奉命出使楚国,楚王想要羞辱晏子,便让人在他进城时故意在城门旁开了个小门,想让晏子从小门进入,晏子见状,机智地说:“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去,今天我出使楚国,不应该走这个门。”楚王无奈,只好让人打开城门让晏子入城。
之后,楚王设宴招待晏子,席间,楚王故意让人押着一个齐国盗贼从堂下经过,并问晏子:“齐国人本来就擅长偷窃吗?”晏子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意思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水土不一样,现在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盗,来到楚国就偷盗,难道楚国的水土会使百姓善于偷盗吗🧐?晏子用“南橘北枳”巧妙地回击了楚王对齐国人的污蔑,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由此衍生出了一个歇后语:南橘北枳——生就的材料变了样,这个歇后语生动形象地体现了环境对事物的巨大影响力🤗,就像橘树因为生长环境的改变,结出的果实味道都大不相同,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能看到这样的例子,比如一些原本成绩优秀的学生,到了一个学习风气不好的班级,可能成绩就会受到影响😔;一些原本品质良好的人,长期处于不良的社会环境中,也可能会做出错误的行为。
所以啊,“南橘北枳”这个歇后语时刻提醒着我们,环境对人或事物的塑造作用不可小觑,我们要努力为自己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时也要善于适应环境,让自己像在适宜环境中生长的橘树一样,展现出最好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