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歇后语是什么
乐不思蜀歇后语是一种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成语故事,用来形容人沉迷于享乐之中,忘记了忧愁和责任,这个歇后语的具体表达是:“乐不思蜀,笑口常开”。
要解释这个歇后语,我们先得从它的来源讲起,乐不思蜀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讲述了蜀汉后主刘禅在亡国之后,依然沉溺于享乐,不思复国大业的故事,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提炼出来的。
乐不思蜀这个成语的由来是这样的:刘禅在位时,蜀汉已经国力衰弱,被魏国所灭,刘禅本人却依然沉湎于酒色之中,不思复国,有一次,他的宠臣黄皓问他:“陛下,您为何不思复国呢?”刘禅回答说:“我乐不思蜀,何须复国?”这句话后来就被人们用来形容那些沉溺于享乐,忘记了责任和忧愁的人。
这个歇后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广泛使用,用来讽刺那些只顾眼前享乐,不顾长远大计的人,当我们看到某个人在困难面前选择逃避,而不是积极应对时,我们就可以用“乐不思蜀”来形容他的态度。
下面是一个使用乐不思蜀歇后语的例子:
🌟 小明最近因为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加班,他的朋友劝他要注意休息,但小明总是说:“哎呀,我乐不思蜀,工作忙就忙吧,休息什么?”结果,小明不久后就因为过度劳累病倒了。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乐不思蜀这个歇后语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健康,不要因为一时的享乐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和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