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字歇后语,点亮幼儿智慧之光的教案
教学目标
- 让幼儿了解数字歇后语的独特魅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 引导幼儿学会一些常见的数字歇后语,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 通过游戏互动,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数字歇后语的含义,记住一些典型的数字歇后语。
- 难点:能够准确运用数字歇后语进行简单的表达和交流。
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互动教学法
教学准备
- 数字歇后语的图片、卡片若干。
- 制作相关的 PPT,包含有趣的动画和实例。
- 小奖品若干,如卡通贴纸、小玩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超级有趣的语言王国😃,那里有好多好玩的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
- 老师给大家出一个小谜语:一把刀,顺水漂,有眼睛,没眉毛,打一动物🐟 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能最快猜到。
(二)认识数字歇后语(10 分钟)
- 揭晓谜语答案是鱼后,老师说:“在语言王国里呀,有一种特别的句子,和数字有关,而且特别有趣,就像我们刚才猜的谜语一样好玩,它就是数字歇后语🧐,比如说,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 展示数字歇后语“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的图片或卡片,给幼儿解释意思:一个人如果七窍只通了六窍,那就还有一窍是不通的,所以就是形容这个人什么都不懂,很笨啦😜。
- 再举例几个简单的数字歇后语,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展示相关图片,讲解字面意思是用十五个吊桶打水,会出现七个在上面,八个在下面的情况,常用来形容人心里慌乱不安🤗。
(三)互动游戏:猜猜猜(15 分钟)
-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3 - 4 人。
- 老师展示数字歇后语的前半部分,如“三个臭皮匠”,让小组讨论并猜出后半部分“顶个诸葛亮”,最先猜对的小组得一分。
- 依次进行多个歇后语的猜测游戏,过程中老师可以给予适当提示,帮助幼儿理解谜面🤔。
(四)故事时间(10 分钟)
- 给幼儿讲一个和数字歇后语有关的小故事:有一天,小明和小红一起做作业,遇到一道难题,小明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小红灵机一动,很快就有了思路,最后顺利解决了问题,小明佩服地说:“你可真是诸葛亮啊!”小红笑着说:“我哪是什么诸葛亮呀,这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们一起动脑筋才能想出办法呀😎。”
- 讲完故事后,提问幼儿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引导幼儿理解团结和智慧的力量,同时加深对数字歇后语的印象😃。
(五)数字歇后语大比拼(10 分钟)
-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数字歇后语接龙比赛。
- 老师说出一个数字歇后语的前半部分,如“八仙过海”,代表要马上接出后半部分“各显神通”,然后再说出一个新的歇后语前半部分,依次类推,接不上来的小组淘汰。
- 最后剩下的小组获胜,获得小奖品🎁。
(六)5 分钟)
- 今天我们在语言王国里玩得开心吗😃?都学到了什么呀?
- 回顾一些重点的数字歇后语,再次强调它们的含义和用法。
-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今天学到的数字歇后语,继续探索语言王国的奥秘🤗。
教学延伸
- 在班级图书角投放一些含有数字歇后语的绘本或故事书📖,供幼儿自主阅读。
- 让幼儿回家后收集更多数字歇后语,下节课一起分享交流,进一步拓展幼儿的知识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