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吕洞宾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以“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句歇后语广为人知,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这句歇后语的意思是说狗连神仙吕洞宾都不认识,用来形容人不辨好坏,把好人当成了坏人。
吕洞宾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师,他在成仙之前是一个读书人,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于是灰心丧气,决定在终南山隐居修道,有一天,吕洞宾在山中遇到了一只受伤的狗,他心生怜悯,便用草药为狗疗伤,并把它带回家中照顾,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狗的伤好了,吕洞宾便把它放回了山中。
几年后,吕洞宾再次经过那座山,却被一群猎人追杀,原来,这些猎人以为吕洞宾是神仙,想要抓住他,向皇帝请赏,吕洞宾拼命逃跑,却始终无法摆脱猎人的追捕,就在他绝望之际,那只曾经被他救过的狗出现了,它咬住了一个猎人的腿,让吕洞宾有了逃脱的机会,吕洞宾非常感激狗的救命之恩,他对狗说:“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
狗听了吕洞宾的话,摇了摇尾巴,便离开了,吕洞宾回到家后,想起了自己曾经在山中救过的那只狗,他觉得自己应该去看看它,于是便带着一些食物和药品,再次来到了那座山,可是,他找遍了整座山,也没有找到那只狗,吕洞宾非常失望,他觉得自己的好心没有得到好报。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狗是非常忠诚和善良的动物,它不会因为吕洞宾曾经救过它,就要求他报答自己,相反,它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帮助了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而吕洞宾则是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他没有意识到狗的救命之恩,反而因为狗没有像他期望的那样报答他,而对狗产生了怨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像狗一样,做一个善良、忠诚、知恩图报的人,我们不应该因为别人没有按照我们的期望行事,就对别人产生怨恨和不满,我们应该学会宽容和理解,尊重别人的选择和决定,我们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