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摸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歇后语:
瞎子点灯——白费蜡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猪鼻子插葱——装象
下面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天,一只猴子在河边玩耍,它看到了一只狐狸正在河边摸着胡子,猴子很好奇,它问狐狸:“狐狸,你在干什么呢?”狐狸说:“我在摸着胡子过河呢。”猴子听了,觉得很有趣,它说:“狐狸,你真聪明,摸着胡子过河就不会淹死了。”狐狸听了,笑了笑,没有说话。
猴子继续在河边玩耍,它看到了一只兔子,猴子问兔子:“兔子,你在干什么呢?”兔子说:“我在河边吃草呢。”猴子听了,觉得很有趣,它说:“兔子,你真厉害,能在河边吃草。”兔子听了,笑了笑,没有说话。
猴子继续在河边玩耍,它看到了一只小鸟,猴子问小鸟:“小鸟,你在干什么呢?”小鸟说:“我在河边捉虫子呢。”猴子听了,觉得很有趣,它说:“小鸟,你真厉害,能在河边捉虫子。”小鸟听了,笑了笑,没有说话。
猴子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它觉得自己比狐狸、兔子、小鸟都厉害,它决定去摸一摸自己的胡子,它刚一伸手,就掉进了河里,猴子不会游泳,它在河里挣扎着,大声呼救,狐狸、兔子、小鸟听到了猴子的呼救声,赶紧跑了过来,它们一起把猴子救了上来,猴子非常感激狐狸、兔子、小鸟,它说:“谢谢你们救了我。”狐狸、兔子、小鸟说:“不用谢,我们是好朋友,应该互相帮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不要因为自己有一点小小的成就就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比别人都厉害,我们应该像狐狸、兔子、小鸟一样,谦虚待人,互相帮助。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幽默诙谐的表现力,千百年来,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