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里的古人智慧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古代的文人墨客们,也喜欢用歇后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他们的歇后语,不仅具有幽默诙谐的效果,更体现了他们的智慧和才华,以下是一些关于古人的歇后语:
🤣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这句歇后语是说孔子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他家里的书非常多,后来,人们用“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来形容做事情总是输,没有赢的时候。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句歇后语是说周瑜用美人计,想把刘备骗到东吴,然后把他杀了,但是刘备却趁机占领了荆州,还娶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周瑜不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失去了美人,还被诸葛亮嘲笑了一番,这句歇后语后来用来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这句歇后语是说哑巴不能说话,所以他有苦只能自己承受,无法向别人诉说,后来,人们用“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来形容有苦难言,或者受到冤枉却无法辩解。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这句歇后语是说外甥是舅舅的儿子,他打着舅舅给他的灯笼,走的还是舅舅家的路,后来,人们用“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来形容事物没有变化,还是原来的样子。
这些歇后语,不仅反映了古人的生活智慧,也体现了他们的幽默风趣,它们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去欣赏和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