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中的通假字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歇后语中含有通假字的句子也不少,以下是一些例子: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清”是“青”的通假字,“清”在这里指纯洁,没有混杂物,这句歇后语的意思是:小葱的颜色是青的,豆腐是白的,因此说成“一清(青)二白”,形容清楚明白。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名”是“鸣”的通假字,“鸣”在这里指发出声音,这句歇后语的意思是:通过门的缝隙吹喇叭,喇叭的声音可以传到外面,因此说“名声在外”,形容名气很大。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照”是“旧”的通假字,“旧”在这里指原来的、从前的,这句歇后语的意思是:外甥是舅舅的儿子,打灯笼是为了照亮路,因此说是“照旧(舅)”,形容还是原来的样子。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吴”是“无”的通假字,“无”在这里指没有,这句歇后语的意思是:梁山泊的军师是吴用,他的名字里有一个“吴”字,谐音“无”,因此说“无用”,形容没有用处。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冻”是“动”的通假字,“动”在这里指解冻,这句歇后语的意思是:四月的河水还没有完全解冻,但是已经开始有了一些流动,因此说“开动(冻)了”,形容开始有了活动或变化。
这些歇后语都巧妙地利用了通假字,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和表现力,你还知道哪些含有通假字的歇后语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