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猫碰上了死耗子—歇后语胡乱打转
歇后语是中国民间语言文化中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它以简洁、形象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有些人喜欢胡乱使用歇后语,甚至将其用在不恰当的场合,让人啼笑皆非。
就比如,有一天我在路上看到一个人骑着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一只鸟笼子,里面有一只鹦鹉,这个人一边骑车一边和鹦鹉说话,鹦鹉也不停地回答着,突然,鹦鹉说了一句:“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我当时就愣住了,这是什么情况?这和骑车有什么关系?难道是因为这个人的人品很好?我忍不住问他:“你为什么突然说这句歇后语?”他看了我一眼,说:“因为我喜欢啊。”我差点没晕倒,这是什么逻辑?喜欢就可以随便说吗?
还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朋友的生日聚会,在聚会上,大家玩起了猜谜语的游戏,轮到我猜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纸条上写着:“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我想了想,说:“这个我知道,答案是‘苦不堪言’。”大家都笑了起来,一个朋友说:“你答错了,答案是‘有苦说不出’。”我很纳闷,说:“这个歇后语的意思不是说哑巴吃了黄连,心里有苦却说不出来吗?怎么会是‘苦不堪言’呢?”他说:“你没听过‘有苦说不出,哑巴吃黄连’这句话吗?就是说哑巴吃了黄连,心里有苦却说不出来,所以答案是‘有苦说不出’。”我听了,差点没吐血,这是什么逻辑?难道哑巴就不能说话了吗?
歇后语是一种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尊重它,正确地使用它,而不是胡乱地转着玩,才能让歇后语这一民间文化瑰宝更好地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