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ntdf.net

捉错用神—用错歇后语

捉错用神—用错歇后语摘要: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比喻和会意,使用的时候往往只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歇后语可以根据前后两部分的特点分为两种类型:

  1. 喻意类:揭示的意义是从后半截的比喻部分来体现的。
    • 水仙不开花——装蒜
    •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 百川归海——大势所趋
  2. 谐音类:这一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
    •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歇后语在实际运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选择合适的歇后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产生误解或闹出笑话。

    一天,小明正在家里做作业,突然听到有人敲门,他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位陌生的叔叔,叔叔问:“小朋友,你知道王奶奶家在哪里吗?”小明想了想,说:“我知道,王奶奶家住在‘茅厕里扔炸弹——激起民粪(愤)’。”叔叔听了,一脸茫然。

    原来,小明想说的是“我知道,王奶奶家住在‘没安好心’”,但是他却用了一个谐音歇后语“茅厕里扔炸弹——激起民粪(愤)”,这个歇后语的意思是“激起民愤”,而不是“王奶奶家住在没安好心”,小明用错了歇后语,导致叔叔误解了他的意思。

    还有一次,小红和朋友们一起去吃饭,他们点了一道菜,叫做“炒鱿鱼”,小红觉得这个菜名很有趣,就对朋友们说:“这个菜名真有意思,‘炒鱿鱼’被老板开除’的意思。”朋友们听了,都笑了起来。

    原来,“炒鱿鱼”是一个谐音歇后语,它的意思是“被老板开除”,在粤语中,“炒鱿鱼”还有另外一个意思,把鱿鱼炒得卷起来”,也就是说,“炒鱿鱼”这个词既有动词的意思,也有名词的意思,小红只知道“炒鱿鱼”的动词意思,却不知道它的名词意思,所以她用错了歇后语。

    我们在使用歇后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的意思和用法,不要随意改变或曲解它的原意,我们也要注意场合和对象,不要使用不恰当的歇后语,以免引起误解或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