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木扛脑袋—死硬派
歇后语中的榆木脑袋——死硬派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们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而在众多歇后语中,有一句歇后语叫“榆木扛脑袋——死硬派”,这句话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固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想法,甚至到了顽固不化的地步。
就像榆木这种树木一样,质地坚硬,难以加工,用来比喻那些思想僵化、固执己见的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不愿意接受新的事物,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想法,总是坚持自己的一套做法,不管别人怎么说,都听不进去。
这种人往往会因为自己的固执而错失很多机会,也会因为自己的固执而得罪很多人,他们不懂得灵活变通,不懂得与时俱进,最终只会被社会所淘汰。
我们应该学会灵活变通,不要像榆木一样扛着脑袋,死硬到底,我们应该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接受新的事物,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社会所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