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中的心理世界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害羞
-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紧张
-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 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 麻绳穿绣花针——通不过
害怕
- 骑驴玩漂流——尽走下坡路
- 猪鼻上插葱—— 装象
- 三个钱买个癞蛤蟆——啥人玩啥物
生气
- 瞎子点灯——白费蜡
- 五更天起床——渐渐明白
- 抱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
高兴
- 哑巴拾黄金——说不出的高兴
- 芝麻开花——节节高
- 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歇后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通过幽默、形象的表达方式,揭示了人们丰富多样的心理世界,无论是害羞、紧张、害怕、生气还是高兴,都可以在歇后语中找到相应的表达,这些歇后语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还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