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演义>著名歇后语
《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歇后语
-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一歇后语源于《三国演义》赤壁之战的故事,在这场战役中,为了让曹操上当,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奋勇当先,于是在军事会议上,故意与周瑜争吵,甚至被周瑜痛打一顿,黄盖诈降曹操,率船火烧曹操水军,立下大功。
-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这一歇后语源自《三国演义》中张飞的一个故事,当时,张飞奉命领军出征,临出发前,他命令士兵们在三天之内备齐白旗白甲,挂孝讨伐东吴,部下范疆和张达表示三天之内无法完成任务,张飞大怒,将二人绑在树上,每人鞭打五十下,打完后,张飞还扬言:“明天一定要全部完备!如果违了期限,就杀你们两个人示众!”范疆和张达二人回到营中,商议如何完成任务,张达说:“如果不杀了张飞,我们肯定活不成;如果现在去杀他,他也会防着我们,现在的办法,只有趁他喝醉时,才能下手。”范疆说:“这个容易。”张飞爱喝酒,每次喝醉了就会打骂士兵,两人商量好之后,决定当晚就动手,张飞命令二人在第二天五更时分准备出征,他自己则在帐中饮酒,二人见时间还早,便潜入帐中,将张飞杀死,割下头颅,准备逃往东吴,张飞勇猛无比,但他却忽略了部下的感受,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死亡,这一歇后语用来形容事情轻而易举,非常简单。
-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这一歇后语源自《三国演义》赤壁之战的故事,赤壁之战后,周瑜献计夺取荆州,但是却被诸葛亮识破,周瑜将计就计,让刘备前往荆州赴任,刘备到了荆州之后,却不肯归还荆州,后来,孙权听从了鲁肃的建议,将妹妹孙尚香嫁给了刘备,以此来换回荆州,刘备仍然不肯归还荆州,最终孙权只好派吕蒙率军夺取了荆州,这一歇后语用来形容借东西不归还。
-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一歇后语源自《三国演义》,徐庶是刘备的谋士,他才华横溢,为刘备出谋划策,帮助刘备取得了不少胜利,后来,曹操将徐庶的母亲掳到许昌,并写信劝降徐庶,徐庶是个孝子,为了救母亲,他只得离开刘备,前往许昌,他离开之前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并告诉刘备,诸葛亮是个比自己更厉害的人才,到了许昌之后,徐庶虽然身在曹营,但是却不为曹操出谋划策,也不与曹操说话,这一歇后语用来形容人在某种情况下保持沉默,不发表意见。
-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一歇后语源自《三国演义》,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他才华横溢,足智多谋,为蜀汉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曾经多次以少胜多,打败了曹操和孙权的大军,有一次,诸葛亮率领军队攻打魏国,但是却遇到了困难,这时,他手下的士兵们想出了一个主意,他们将三个士兵的帽子和衣服叠在一起,做成了一个“诸葛亮”的样子,然后让这个“诸葛亮”站在城墙上,向魏军喊话,魏军看到这个“诸葛亮”之后,以为诸葛亮真的来了,吓得纷纷逃跑,这一歇后语用来形容人多力量大,集体的智慧可以战胜困难。
这些歇后语不仅反映了《三国演义》中人物的性格和特点,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智慧,它们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学的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