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秃子头上的—明摆着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就比如“秃子头上的——明摆着”,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说,秃子没有头发,头上的情况一目了然,没有什么需要隐瞒或猜测的。
为什么会有“秃子头上的——明摆着”这句歇后语呢?
这和古代的一种刑罚有关,在古代,有一种刑罚叫做髡[kūn]刑,就是将犯人的头发全部剃光,让他们变成秃子,这种刑罚不仅是对犯人的一种羞辱,也是对他们的一种警告,让他们以后不要再犯罪。“秃子头上的——明摆着”就成了一个常用的歇后语,用来形容事情非常明显,不需要解释或猜测。
除了“秃子头上的——明摆着”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歇后语,
-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 骑驴玩漂流——尽走下坡路
- 猪鼻上插葱—— 装象
这些歇后语都非常有趣,也很有意义,它们不仅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幽默,也反映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如果你有兴趣,不妨多了解一些歇后语,你会发现它们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语言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