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状态的歇后语,你了解多少?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们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和比喻,其中谐音歇后语是使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也是有道理的,以下是一些关于心理状态的歇后语:
谐音类
-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该歇后语形容心里慌乱不安,心神不定。
-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有外甥则有舅,打灯笼有“照”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找”的意思,同音过来,照旧就是照样还是原来那样,没有变化。
喻意类
- 胸口挂琵琶——弹(谈)心:该歇后语是说谈心,谈心里话的意思。
- 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有东西倒不出来,只能说明茶壶嘴被饺子堵住了,所以该歇后语形容人心里有话但说不出来。
是一些关于心理状态的歇后语,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和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