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ntdf.net

历史典故歇后语,你知道多少?

历史典故歇后语,你知道多少?摘要: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历史典故歇后语的谜面部分,往往是历史典故的精炼概括,而后衬部分,则是对典故寓意的形象表达。“画蛇添足”,谜面是“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这个历史典故,后衬部分就是“画蛇添足”。

还有“叶公好龙”,这个歇后语的谜面则是“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这个历史典故,后衬部分就是“叶公好龙”。

这些历史典故歇后语,不仅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了历史典故,还能让我们从中领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画蛇添足”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恰到好处,不要多此一举;“叶公好龙”则告诉我们,不要口是心非,言行不一。

历史典故歇后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瑰宝,它们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让我们在欣赏歇后语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智慧,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