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ntdf.net

歇后语的温火之旅

歇后语的温火之旅摘要: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歇后语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水仙不开花——装蒜,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歇后语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变得不温不火。“瞎子点灯——白费蜡”,现在很少有人会用这个歇后语,因为它的意思是做一些没有意义或徒劳无功的事情,又如:“猪鼻子插葱——装象”,这个歇后语现在也用得比较少了,因为它的意思是明明不是这样,却硬装作这样。

这些不温不火的歇后语,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和人们的观念的转变,它们虽然不再流行,但它们也是我们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值得我们去了解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