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ntdf.net

扬州方言歇后语大赏

扬州方言歇后语大赏摘要: 解释: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
  1. 解释: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2. 扬州话:扬州话是江淮官话的代表方言,它的存在至少也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它曾经是明朝时期的官话,至今还有很多古汉语词汇,以及一些生动的、有意思的口头语。

  3. 扬州方言歇后语

    • 解释:歇后语是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一部分是“俏皮话”,也可以看成是汉语的文字游戏,最初的歇后语与现在我们看到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例如用“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来形容某人的大眼睛。

    • 举例

      • 小苏他爹——老苏(输):在扬州话中,“苏”和“输”发音相同,这个歇后语是用来形容某人经常失败或输钱。
      • 老太婆吃黄连——苦口婆心:老太婆的年龄较大,黄连是一种非常苦的草药,这个歇后语是用来形容某人说话非常耐心和诚恳,即使对方不喜欢听,也会一直说下去。
      • 瞎子拉二胡——练好的本领:瞎子看不见,但是他们可以通过练习来掌握二胡演奏的技巧,这个歇后语是用来形容某人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努力,掌握了非常好的技能。
      • 三个菩萨烧两柱香——没得你的多:在扬州话中,“菩萨”和“没得”发音相同,这个歇后语是用来形容某人比别人拥有更多的东西或更多的好处。
      • 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鞋)归正:在扬州话中,“邪”和“鞋”发音相同,这个歇后语是用来形容某人改正错误,走上正道。

      歇后语的作用

      • 语言生动:歇后语的语言生动形象,能够让人在听到的瞬间就能够理解其含义。“瞎子点灯——白费蜡”,这个歇后语通过生动的比喻,让人一下子就能够理解其含义。

      • 文化传承:歇后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生活方式,通过歇后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刻哲理。

      • 教育意义:歇后语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生活中的道理和处事方法。“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个歇后语告诉我们,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能够克服困难。

      • 幽默风趣:歇后语的语言幽默风趣,能够让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启示和乐趣。“骑驴看唱本——走着瞧”,这个歇后语通过幽默的语言,让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其中的哲理。

      歇后语是一种非常有趣和富有文化内涵的语言形式,它不仅能够让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启示和乐趣,还能够反映出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使用歇后语,让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