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收集作品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谐音类
-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小葱的颜色是一半白一半青,而豆腐是白色的,因此说成一青二白,青采用谐音清,这样就是一青二白了。
-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按照歇后的说法就是:照旧(舅)。
-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孔夫子是指孔子,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家里肯定有很多书,他搬家的话,搬的东西肯定都是书,这句歇后语取“书”的谐音,写成“输”,形容赌博或是比赛的结果都是输的。
喻事类
- 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弄堂是上海的一种特色建筑,弄堂里的路是直直的,搬木头也只能是直来直去了。
- 冷水发面——没多大长进:冷水和的面是硬的,发不了多大的劲,自然也长不了多少。
-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在过去是指补鞋的人,皮匠和裨将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这句歇后语的意思是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
喻物类
- 黄牛拿耗子——有劲使不上:牛本来是用来耕田的,不是捉老鼠的,虽然它有力气,但是却用不上。
- 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卒子是指象棋里的小兵,只能往前走,不能往后退。
-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黄连是一种极苦的中药,哑巴吃黄连,是说不出黄连的苦的,因此是有苦说不出。
故事类
-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孙权借给刘备荆州,但是刘备却一直不还,因此有了这句歇后语。
-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赤壁之战时,为了让曹操上当,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奋勇当先,于是在军事会议上,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扶归本寨,昏绝几次,周瑜的阚泽,根据周瑜的安排,带着黄盖早已写好的投降书前去曹营诈降,结果曹操中计,赤壁之战以孙刘联军胜利而告终。
-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太公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愿意上钩的鱼,就是自己想要的鱼,比喻心甘情愿地中别人设下的圈套。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希望大家喜欢这些歇后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