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大德了歇后语,你知道多少?
缺大德了,这是一句非常常见的歇后语,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缺德,做了非常过分的事情,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人们非常注重品德修养,如果一个人缺德了,那么他就会被人们所不齿。
缺大德了这个歇后语,最早出现在明朝的小说《金瓶梅》中,在小说中,有一个叫做武大郎的人,他非常瘦弱,但是却非常喜欢吹牛,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叫做西门庆的人,西门庆非常有钱有势,武大郎就想巴结他,他就对西门庆说:“你真是缺大德了,这么有钱有势,怎么不帮帮我这个穷光蛋呢?”西门庆听了之后,非常生气,就打了武大郎一顿,从那以后,缺德了这个歇后语就流传了下来。
除了《金瓶梅》之外,缺德了这个歇后语还出现在了很多其他的文学作品中,红楼梦》、《水浒传》等等,这些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都因为做了非常过分的事情,而被人们称为缺德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用到缺德了这个歇后语,如果一个人做了非常过分的事情,我们就会说他缺德了;如果一个人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情,我们也会说他缺德了,缺德了这个歇后语,已经成为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非常常用的一个词汇。
我们在使用这个歇后语的时候,也要注意场合和语气,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我们在使用这个歇后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气和场合,不要伤害到别人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