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带天子回许昌—奉天子以令不臣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曹操带天子回许昌,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事件,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将汉献帝迎接到许昌,自封为大将军,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歇后语“曹操带天子回许昌——奉天子以令不臣”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歇后语的意思是,曹操将汉献帝迎接到许昌,表面上是为了保护皇帝,实际上是为了利用皇帝的名义来发号施令,控制朝政,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曹操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政治家,他知道汉献帝是汉朝的正统皇帝,如果能够得到他的支持,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号令天下,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
在历史上,曹操确实是这样做的,他将汉献帝迎接到许昌后,自封为大将军,掌握了朝廷的实权,他利用汉献帝的名义发布诏书,任命官员,调动军队,控制了朝政,他还通过各种手段削弱其他官员的权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曹操成为了东汉末年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为他后来建立曹魏政权奠定了基础。
“曹操带天子回许昌——奉天子以令不臣”这句歇后语,形象地描述了曹操利用汉献帝的名义来控制朝政的行为,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斗争中的一种策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的现象,有些人利用权力、地位或其他资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行为往往会引起社会的不满和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