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 瞎讲究
🤔歇后语里的那些“讲究”歇后语是一种民间俗语,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后一部分是解释、说明,歇后语的后半句往往是其核心所在,是对前半句的解释或延伸,具有深刻的寓意和教育意义。
“瞎子点灯——白费蜡”,这句歇后语中的“瞎子”指的是看不见的人,“点灯”则是指做一些无用功,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一个看不见的人来说,点灯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无法看到灯光,这句话常用来形容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或者是在错误的方向上努力,最终只会白费力气。
再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句歇后语中的“哑巴”指的是不能说话的人,“黄连”则是一种很苦的植物,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一个哑巴来说,他吃了黄连却无法表达自己的痛苦,因为他不能说话,这句话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有苦难言,或者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却无法申诉。
还有,“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这句歇后语中的“外甥”指的是姐姐或妹妹的儿子,“灯笼”则是一种照明工具,这句话的意思是,外甥去舅舅家,他打着灯笼,就和原来一样,还是照着舅舅,这句话常用来形容某种情况或关系没有改变,还是和以前一样。
歇后语作为一种民间俗语,具有简洁、生动、形象的特点,它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幽默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使用歇后语,这不仅可以增加语言的趣味性,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