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ntdf.net

聪明反被聪明误

聪明反被聪明误摘要: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但是有些歇后语却被用来装聪明,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 聪明反被聪明误

“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句话用在某些人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他们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惜使用一些歇后语来装聪明,结果却弄巧成拙,让人啼笑皆非。

📌 弄巧成拙

有些人在使用歇后语时,往往会过度解读,或者使用不当,结果反而让人觉得他们很愚蠢,有人会说:“你这个人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句话的本意是指哑巴吃了黄连,有苦说不出,但是这个人却用来形容自己,让人觉得他很矫情。

📌 适得其反

还有些人在使用歇后语时,会故意用错,或者用一些生僻的歇后语,结果让人不知所云,有人会说:“你这个人真是‘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这句话的本意是指马尾穿豆腐,因为摩擦力小,所以提不起来,但是这个人却用来形容自己的能力,让人觉得他很无能。

📌 自以为是

还有些人在使用歇后语时,会故意夸大其词,结果让人觉得他们很自大,有人会说:“我这个人就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句话的本意是指千里之外送来鹅毛,虽然礼物很轻,但是情意很重,但是这个人却用来形容自己的重要性,让人觉得他很自恋。

歇后语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语言形式,但是我们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场合和对象,不要为了装聪明而弄巧成拙,只有在适当的时候使用歇后语,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