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流歇后语
魏晋风流,是指魏晋时期名士们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由、豁达、不拘小节的风度和气质,他们追求自然、真实、纯粹的生活,不拘泥于传统的道德规范和礼仪习俗,而是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生命和世界的理解,他们的言行举止常常出人意料,但却又充满了智慧和魅力,魏晋风流的代表人物有阮籍、嵇康、王羲之、谢灵运等,他们的故事和作品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以下是一些与魏晋风流有关的歇后语:
阮籍为嫂饯行——不拘礼法这个歇后语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任诞》,阮籍是魏晋时期的名士,他的嫂子要回娘家,按照当时的礼仪,他应该为嫂子饯行,但阮籍却在嫂子出门时喝酒吃肉,并不避嫌,有人因此指责他不守礼仪,他却回答说:“礼岂为我辈设也?”意思是礼仪是为那些遵守礼仪的人设立的,而我不是这样的人,所以不需要遵守礼仪。
阮籍醉酒——得意忘形这个歇后语的典故出自《晋书·阮籍传》,阮籍是魏晋时期的名士,他喜欢喝酒,常常喝醉,有一次,他喝醉后躺在酒店里,把脚伸到了卖酒的妇女的腿上,有人指责他行为不检点,他却回答说:“天地是我的房屋,房屋是我的衣服,你们为什么要钻进我的裤子里来呢?”意思是天地之间都是我的,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们管不着。
嵇康打铁——随心所欲这个歇后语的典故出自《晋书·嵇康传》,嵇康是魏晋时期的名士,他喜欢打铁,常常在自己的院子里打铁,他打铁时随心所欲,不拘泥于形式,有时还会一边打铁一边唱歌,他的行为虽然有些怪异,但却表现出了他对自由和自然的追求。
王献之与仆人下棋——心不在焉这个歇后语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巧艺》,王献之是魏晋时期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造诣很高,与父亲王羲之并称“二王”,有一次,王献之在书房里练字,他的仆人在旁边下棋,王献之写了一个“大”字,问仆人这个字写得怎么样,仆人看了一眼,说写得很好,王献之又写了一个“太”字,问仆人这个字写得怎么样,仆人看了一眼,说写得也很好,王献之很生气,说:“你为什么总是说写得很好?”仆人回答说:“你的字只有一点像羲之,其他的都不像。”王献之听了,才知道仆人没有认真看他的字。
谢灵运上山——气喘吁吁这个歇后语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言语》,谢灵运是魏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歌才华很高,与颜延之并称“颜谢”,有一次,谢灵运去拜访朋友范荣期,范荣期正在山上砍柴,谢灵运看到范荣期很辛苦,就对他说:“你怎么这么辛苦啊?”范荣期回答说:“我是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这样做。”谢灵运听了,很有感触,就写了一首诗来赞美范荣期的勤劳和坚韧。
是一些与魏晋风流有关的歇后语,这些歇后语不仅反映了魏晋时期名士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由、豁达、不拘小节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