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讲的故事及歇后语
三年级讲的故事及歇后语
在我三年级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这个故事叫做《小猴子下山》。
故事讲述了一只小猴子,它非常聪明,喜欢模仿别人,有一天,小猴子听说山上的桃子非常好吃,于是决定去摘桃子,在路上,小猴子遇到了许多动物,它们都有自己的特长,小猴子看到松鼠会爬树,就学起了爬树;看到喜鹊会唱歌,就学起了唱歌;看到兔子会跑步,就学起了跑步,可是,小猴子学一样丢一样,最后什么都没学会,桃子也没摘到。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做事情不能三心二意,要专心致志,这个故事还让我学到了几个有趣的歇后语。
第一个歇后语是“猴子捞月——白费劲”,这个歇后语形象地描绘了小猴子捞月的场景,告诉我们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要认清现实,不要做无用功。
第二个歇后语是“猴子戴帽——装象”,这个歇后语讽刺了那些喜欢模仿别人,却不懂真正内涵的人,它提醒我们要有自信,不要盲目模仿他人。
第三个歇后语是“猴子爬树——得其所哉”,这个歇后语形容小猴子爬树的本领很高,比喻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如鱼得水。
通过这个故事和歇后语,我不仅学到了做人的道理,还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我相信,这些宝贵的知识将会伴随我一生,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