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ntdf.net

战国歇后语大揭秘

战国歇后语大揭秘摘要: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异常激烈,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歇后语应运而生,这些歇后语不仅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战国歇...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异常激烈,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歇后语应运而生,这些歇后语不仅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战国歇后语:

  1. 掩耳盗铃:这个歇后语源自《吕氏春秋·自知》中的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有一个人想偷一口大钟,但钟太大,他就打算把钟敲碎,然后再一块块搬回家,于是他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他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在偷钟吗?于是他捂住耳朵,继续砸钟,他以为只要自己听不见钟声,别人也就听不见了,这个故事后来被总结成了“掩耳盗铃”这个歇后语,用来形容那些自欺欺人的行为。
  2. 画蛇添足:这个歇后语出自《战国策·齐策二》中的一则故事,楚国的一位贵族在祭祀祖先的时候,把一壶酒赏给了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有余,让我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其中有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还能给蛇添上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酒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那个给蛇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原本属于自己的酒,这个故事后来被总结成了“画蛇添足”这个歇后语,用来形容那些多此一举或者弄巧成拙的行为。
  3. 狐假虎威:这个歇后语出自《战国策·楚策一》中的一则故事,老虎捕捉各种野兽来吃,有一天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首领,如果今天你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老虎觉得狐狸的话有道理,于是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它们,都纷纷逃奔,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这个故事后来被总结成了“狐假虎威”这个歇后语,用来形容那些依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吓唬人的行为。

这些战国歇后语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