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ntdf.net

筷子歇后语大揭秘

筷子歇后语大揭秘摘要: 筷子的起源筷子古称箸,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见早在公元前 11 世纪中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中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

筷子的起源

筷子古称箸,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见早在公元前 11 世纪中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中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 3000 多年。

歇后语的定义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筷子歇后语

  1. 三个指头捏田螺——十拿九稳:用三根手指捏田螺,比喻很有把握。
  2. 筷子搭桥——路不宽:用筷子搭桥,形容道路狭窄,通行不便。
  3. 筷子夹骨头——三条光棍:形容光棍多,没有配偶。
  4. 筷子掉油篓——又奸又猾(又尖又滑):形容人很狡猾。
  5. 筷子戳豆腐——树(竖)不起来:形容人或事物没有发展前途,不能自立。
  6. 筷子里拔旗杆——没高的:形容人没有本事,水平低。
  7. 筷子脱坯——没好货:用筷子做坯子,形容东西质量差。
  8. 拿筷子当旗杆——竖不起来:形容人或事物没有发展前途,不能自立。
  9. 属筷子的——光棍一条:形容单身,没有配偶。
  10. 属筷子的——一头热乎:形容只有一方热情,另一方冷淡。

是一些与筷子有关的歇后语,它们生动形象、富有幽默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