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歇后语,趣味真不少
歇后语是中国民间语言文化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后一部分是解释、说明,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
谐音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它,往往会令人会心一笑,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些有趣的谐音歇后语: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小葱的颜色是下半截是青的,上半截是白的,而豆腐是白色的,这道菜就有了“清(青)白”这一谐音。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咸菜的咸和“言”字同音,豆腐的腐和“有”字同音,这句歇后语的意思是,做事之前已经有了约定或提醒。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外甥是舅舅的儿子,打灯笼是为了照明,而舅舅和“旧”字同音,这句歇后语的意思是,按照过去的做法或方式继续下去。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孔夫子是指孔子,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被尊称为“圣人”,他的家中有很多书,因此搬家时就会净是书。“输”和“书”字同音,这句歇后语的意思是,总是失败或输掉。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喇叭是一种乐器,它的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很远,隔着门缝吹喇叭,声音可以从门缝中传出去,因此就有了“名(鸣)声在外”这个谐音,这句歇后语的意思是,某人或某事的名气很大,即使在很远的地方也能听到。
谐音歇后语不仅具有幽默感,还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住中国的语言文化,希望大家喜欢这些有趣的歇后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