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横生的歇后语,说明及举例
歇后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在中国民间流传已久,它以幽默诙谐、生动形象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它一般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歇后语,并通过一些有趣的例子感受它的魅力🧐。
谐音类歇后语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有很多书籍📚,所以孔夫子搬家,搬的东西全是书,“书”和“输”同音,用来形容总是失败,比如小明下棋,那真是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一盘都没赢过😅。
-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外甥给舅舅打灯笼,有“照着舅舅”的意思,“舅”和“旧”同音,意思是还是原来那样,没有变化,妈妈批评完小明后,小明第二天还是老样子,真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喻事类歇后语
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 芝麻开花——节节高:芝麻开的花是一节接一节的高,用来形容人们的生活、事业等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自从换了新的工作方法,小王的业绩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每个月都超额完成任务👏。
-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用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个在上面,八个在下面,生动地描绘出一个人心里慌乱,心神不定的状态,考试成绩就要公布了,小李心里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紧张极了😟。
喻物类歇后语
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擀面杖是实心的,用它来吹火,根本吹不出气,所以用来比喻对某件事情一点也不懂,对于电脑编程,我就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怎么学都学不会😣。
- 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蚂蚁在热锅上,因为烫得难受,所以会不停地绕着圈子转,形象地表现出人们焦急、慌乱,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样子,眼看就要迟到了,小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在屋里不停地走来走去🚶。
故事类歇后语
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这类歇后语具有很强的趣味性,需要对相关的故事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明白其中的含义🤓。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传说中八位仙人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在这次才艺表演中,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唱歌的、跳舞的、变魔术的,精彩极了🎇。
-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讲的是三国时期刘备向孙权借荆州的故事,后来刘备占据荆州后没有归还,现在常用来比喻借了别人的东西不归还,小张把我的书借走后,就像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我催了好几次他都不还😤。
歇后语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我们的语言增添了许多趣味和色彩🌈,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还是在文学作品中,恰当运用歇后语都能让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希望大家都能喜欢这一有趣的语言艺术形式,并在生活中多多发现和运用它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