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带河山,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砺带河山,这个看似普通的四字成语,背后却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它源自中国古代的一个歇后语,而这个歇后语,又与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息息相关。
话说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夷吾为了争夺国君之位,向秦国许诺割让晋国的河西五城,后来,夷吾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国君,却背弃了诺言,不愿割地给秦国,秦穆公大怒,决定出兵攻打晋国,晋国的大臣们都非常害怕,只有大夫丕郑却十分镇定,他对晋惠公说:“大王不必担心,我们可以向秦国求和。”晋惠公问:“怎么求和?”丕郑说:“我们可以派使者带着厚礼去秦国,说我们愿意割让河西五城给秦国,并且还可以把太子圉送到秦国去做人质,这样一来,秦国就会放过我们了。”晋惠公听了丕郑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就同意了。
丕郑派了一个名叫公孙枝的人带着礼物和太子圉去秦国,公孙枝到了秦国后,对秦穆公说:“我们大王听说大王您对晋国不满意,所以派我来向您求和,我们大王愿意割让河西五城给您,并且还可以把太子圉送到您这里来做人质,这样一来,您就可以得到晋国的河西五城了,而且还可以得到一个可靠的盟友。”秦穆公听了公孙枝的话,非常高兴,就同意了,他对公孙枝说:“你们大王真是个聪明人啊!我早就想得到河西五城了,但是一直没有机会,现在你们大王愿意割让给我,我怎么能拒绝呢?至于太子圉,我也很喜欢他,就让他留在我这里吧。”
公孙枝回到晋国后,把秦穆公的话告诉了丕郑,丕郑听了,却皱起了眉头,他对公孙枝说:“你错了!你这样做是害了我们大王啊!”公孙枝问:“为什么?”丕郑说:“你想一想,如果秦国得到了河西五城和太子圉,他们就会更加强大了,到时候,他们一定会攻打我们晋国的,太子圉是我们大王的儿子,如果他在秦国做人质,他一定会帮助秦国对付我们晋国的,这样一来,我们晋国就危险了。”公孙枝说:“可是大王已经同意了啊!我们怎么能反悔呢?”丕郑说:“大王是被你们骗了啊!你们说割让河西五城给秦国,是为了求和,但是实际上,你们是想把河西五城送给秦国,让秦国帮助你们夺取国君之位,你们这样做是不忠不义的行为啊!”
丕郑把他的计划告诉了其他大臣,大家都觉得丕郑说得有道理,他们决定一起推翻晋惠公的统治,另立新君,他们联络了一些反对晋惠公的贵族和将领,准备在晋惠公回国的时候发动政变。
这个计划却被晋惠公的一个心腹大臣知道了,这个大臣名叫吕省和郤芮,他们听到了丕郑等人的计划后,非常害怕,他们对晋惠公说:“大王,您不能回国啊!丕郑他们要造反啊!”晋惠公问:“怎么回事?”吕省说:“丕郑他们勾结了秦国和楚国,想要把您杀死,然后立太子圉为君,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军队,只等您回国就动手了。”晋惠公听了,吓得魂飞魄散,他立刻决定不回国了,并且派人去秦国和楚国,请求他们出兵帮助自己。
秦穆公和楚成王接到了晋惠公的请求后,都很高兴,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消灭晋国的好机会,他们立刻出兵攻打晋国,晋惠公听到了这个消息后,更加害怕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时,丕郑又给他出了一个主意,丕郑说:“大王,您不要怕,我们可以派人去秦国和楚国,告诉他们说您已经后悔了,不想割让河西五城给他们了,您还愿意把太子圉杀死,让秦国和楚国把他放回来,这样一来,他们就会停止进攻我们了。”晋惠公听了,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他立刻派了一个使者去秦国和楚国,传达了自己的意思。
使者到了秦国和楚国后,果然如丕郑所料,秦穆公和楚成王都停止了进攻,他们觉得晋惠公既然已经反悔了,就没有必要再打下去了,他们就撤兵回国了。
丕郑等人的计划就这样失败了,晋惠公回到晋国后,立刻处死了丕郑等人,他还想要杀死太子圉,但是太子圉已经逃回了秦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不要欺骗别人,如果你欺骗了别人,最终会遭到别人的报复,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