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故事250字
🎉歇后语故事:孔明借箭🏹
在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抵御曹魏的进攻,决定采取火攻战术,火攻需要大量的箭矢,而蜀汉的箭矢储备有限,诸葛亮心生一计,决定向东吴借箭。
一天,诸葛亮带着几名随从,来到了东吴,他找到了东吴的都督周瑜,开口便说:“周都督,我有一事相求,不知可否?”周瑜疑惑地看着诸葛亮,问:“孔明先生,不知何事相求?”
诸葛亮微微一笑,说道:“我欲借你十万箭矢,以助我火攻曹魏。”周瑜一听,心中暗笑,心想:“孔明这是在开玩笑吧,我怎能轻易借箭给他?”他故意拖延时间,说道:“孔明先生,这箭矢非同小可,我需仔细考虑。”
诸葛亮看穿了周瑜的心思,便说:“周都督,我知你心中有所顾虑,但我诸葛亮言出必行,若你借箭,我将以一纸借条为证,若不还箭,我将以人头担保。”
周瑜无奈,只得答应借箭,他暗自想:“孔明这计谋真是高明,我借箭给他,他必然无法还箭,到时我就可以趁机进攻蜀汉。”他下令军中,三天内必须准备好十万箭矢。
三天后,诸葛亮带着随从来到东吴军营,只见箭矢堆积如山,诸葛亮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周都督,箭矢已备齐,我这就回蜀汉了。”周瑜心中暗喜,以为诸葛亮无法还箭。
诸葛亮在回蜀汉的路上,巧妙地将箭矢射入水中,使得箭矢无法归还,周瑜得知此事后,懊悔不已,只得自认倒霉,而诸葛亮凭借这一计,成功地为火攻曹魏奠定了基础。
这个故事中的歇后语是:“孔明借箭——有借无还。”这个歇后语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机智过人,巧妙应对周瑜的情景,也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