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ntdf.net

名不副实的歇后语

名不副实的歇后语摘要: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在歇后语的世界中,有些歇后语的后半截与前半截的意思并不相符,名不副实,让人感到困惑。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黄连是一种极苦的植物,哑巴吃了黄连,即使有苦也无法说出来,实际上,哑巴是无法发出声音的,无论吃什么都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个歇后语的后半截与前半截的意思并不相符。

再如,“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个歇后语的意思是,虽然礼物很轻,但情意却很重,千里送鹅毛,实际上是指送了很远的路程,礼物本身的价值并不高,这个歇后语的后半截与前半截的意思也不相符。

还有“骑驴玩漂流——尽走下坡路”,这个歇后语的意思是,骑着驴玩漂流,只能一直走下坡路,无法控制方向,实际上,骑驴玩漂流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很容易发生意外,甚至危及生命,这个歇后语的后半截与前半截的意思也不相符。

这些歇后语的名不副实,让人感到困惑和不解,它们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歇后语的趣味性和文化内涵,也让人对歇后语的理解和使用产生了疑虑,我们在使用歇后语时,应该注意其含义和用法,避免出现误解和歧义,我们也应该尊重歇后语的文化内涵,不要随意篡改和滥用,保持其传统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