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ntdf.net

那些奇怪又有趣的歇后语

那些奇怪又有趣的歇后语摘要: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众多歇后语中,有一类特别奇怪却又充满趣味,让人忍...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众多歇后语中,有一类特别奇怪却又充满趣味,让人忍俊不禁😆

鼻孔里灌米汤——够受的”,光是想想那个画面,米汤从鼻孔灌进去,那滋味肯定不好受,用它来形容某件事让人难以承受,实在是形象又奇特,还有“炒了的虾米——红人(仁)”,巧妙地利用了“仁”和“人”的谐音,把炒过的虾米变红这一现象,变成了一个有趣的歇后语,让人印象深刻。

“冬瓜皮做甑子——不争(蒸)气”也很有意思,冬瓜皮质地松软,根本不适合用来做甑子蒸东西,所以就有了这个“不争(蒸)气”的说法,用在形容人不上进的时候,真是恰到好处。“豆芽炒虾米(小虾)——两不值(直)”,豆芽细细长长,虾米又小小的,两者搭配在一起,可不就是“两不值(直)”嘛,这种形象的比喻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幽默。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它通过谐音,把外甥照着舅舅和事情依旧的意思巧妙地联系起来,还有“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孔夫子是个爱书之人,搬家自然少不了书,所以就有了这个诙谐的说法,用来调侃总是失败的情况。

这些奇怪的歇后语,就像语言世界里的小精灵🧚‍♂️ 它们以独特的魅力,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让我们在品味语言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