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ntdf.net

十个歇后语的有趣来历

十个歇后语的有趣来历摘要: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十个歇后语的来历...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十个歇后语的来历😃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来历:过去有个习俗,外甥去舅舅家拜年,要给舅舅带礼物,还要打灯笼,因为灯笼是照亮前行道路的工具,所以外甥打灯笼有“照舅”的意思,后来就演变成了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用来表示事情还和原来一样,没有变化🧐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来历: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有很多书籍,如果一个人总是搬家,而且搬的都是书,那就意味着“净是书”。“书”和“输”同音,所以就有了“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这个歇后语,常用来形容总是失败的情况😅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来历:小葱的颜色是青色的,豆腐是白色的,把它们拌在一起,颜色分明。“青”和“清”同音,所以就形成了“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表示事情清楚明白,没有隐瞒🧐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来历:过去做鞋子,鞋底比较厚,需要用锥子先扎眼,再穿针引线来缝,如果一个人上鞋不用锥子,那就说明针很锋利,扎眼容易,也就是“针好”。“针”和“真”同音,于是就有了“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这个歇后语,用来夸赞某事物非常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来历:在北方,四月的时候天气逐渐转暖,冰河开始解冻。“冻”和“动”同音,所以就有了“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这个歇后语,常用来形容原本停滞的局面开始有了变化或行动起来😃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来历:如果在门缝里吹喇叭,喇叭的声音会通过门缝传出去,传播得很远。“鸣”和“名”同音,所以就形成了“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意思是一个人的名声很大,远近皆知🧐

芝麻开花——节节高

来历:芝麻开的花是一节接一节地向上开的,人们用“芝麻开花——节节高”来形容人们的生活或事业等像芝麻开花一样,不断取得进步,越来越好😄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来历:用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个在上面,八个在下面,水桶一上一下,相互碰撞,很不稳定,所以就有了“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这个歇后语,常用来形容人的心情忐忑不安😟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来历:传说中八位仙人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后来人们就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展现自己的独特能力🤩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来历:姜太公姜子牙在渭水河边钓鱼,他的鱼钩是直的,而且离水面三尺高,他钓鱼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在等待贤明的君主来发现他,那些愿意上钩的鱼,就代表着愿意被他所用的人,所以就有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歇后语😏

歇后语不仅有趣,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多运用这些歇后语,让语言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