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歇后语分类及举例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歇后语分类及具体例子😃
谐音类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人物,家中藏书众多,所以孔夫子搬家,搬的大多是书籍📚 这里“书”和“输”同音,用来比喻总是失败。
-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外甥去给舅舅家打灯笼照明,“舅”和“旧”同音,意思是还是按照原来的样子,没有变化。
喻事类
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小葱的颜色是一半白一半青,而豆腐是白色的,所以把它们拌在一起是“一清二白”,用来比喻事情清楚明白,不夹杂任何其他因素🧅🥔
-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擀面杖是实心的,没有通气的孔,用它来吹火,根本吹不起来,自然就表示对某件事一点儿也不懂啦。
喻物类
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 芝麻开花——节节高:芝麻开的花是一节接一节的高,用来形容人们的生活、事业等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好🌼
- 老黄牛拉车——埋头苦干:老黄牛性格憨厚老实,拉车的时候总是低着头,一个劲儿地往前走,比喻做事勤奋努力,不声不响,脚踏实地地工作💪
故事类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传说中八位神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八位神仙各展其能,十分精彩😄
-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据说姜太公在渭水河边用直钩钓鱼,他并不在乎能不能钓到鱼,只是等待那些愿意上钩的人,后来用来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受骗。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又富有哲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希望大家能在生活中多多发现和使用歇后语,为语言增添更多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