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包括意思
歇后语:中华文化的瑰宝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黄连是极苦的,哑巴吃黄连,比喻有苦难言,而这种苦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再如,“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还有,“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意思是事情的发展还在观察中,暂不做定论,带有幽默和戏谑的味道。
歇后语的语言诙谐幽默,生动形象,使用的是人们熟悉的事物和语言,通过比喻、夸张、对比等手法,表达出深刻的道理。“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小葱的颜色是绿的,豆腐是白的,因此说成一青二白,这句歇后语的意思是比喻十分清白,亦比喻非常清楚,还有,“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这句歇后语形象地表达了有些人心里有想法或有本事,但是嘴笨或不善于表达,无法把自己的想法或本事表现出来。
歇后语的形式多样,有谐音、比喻、拟人、双关等,其中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外甥打灯笼,不是照别人,而是照着自家的舅舅,还有,“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孔夫子是指孔子,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家中肯定有很多藏书,这里的“输”字指的是“书”。
歇后语是一种雅俗共赏、民间风情浓郁的语言形式,它贴近生活,通俗易懂,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民间,人们常常使用歇后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歇后语已经成为了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歇后语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为汉语言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
歇后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瑰宝,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它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和丰富的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让我们一起学习和传承歇后语这一传统文化,让它在我们的生活中继续发扬光大。




